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药物制剂原始创新是生物医药原始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药剂学博士研究生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
11月9日,由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主办、药剂学系承办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创新药物递送”博士生学术会议暨药剂学系研究生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召开。军事科夜色直播 医学研究院金义光研究员,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向涛研究员,中国医科院协和药物所王朝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崔纯莹教授,中科院化学所汪铭教授,清华大学蒯锐研究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委会主任委员、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吕万良教授,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副院长黄卓教授,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副院长汪贻广教授,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齐宪荣教授、周田彦教授、王学清研究员、苗蕾研究员、代文兵研究员、何冰研究员、谢英副教授、张华副教授、闫仪博士等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为202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活动并获得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资助。
本次会议以“创新药物制剂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为主题,邀请12家在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分享了药物制剂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采用口头报告、壁报展示、专家点评等交流形式。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开幕式由汪贻广教授主持,黄卓教授和吕万良教授分别致辞。黄卓教授代表夜色直播 向参会师生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本次会议搭建了药物递送领域青年学生高水平交流平台,用青年语言讲述科学前沿科学故事,展示了药剂学尖端研究的青年力量。吕万良教授指出,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自然科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离不开青年才俊的卓越研究,他期待同学们能够在本次大会交流研究心得、碰撞思想火花,为我国药剂学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张强院士发来亲笔题词“预祝会议精彩纷呈、群星闪耀、满载而归”,表达了对莘莘学子的关爱和期望。



图:开幕式主持嘉宾、致辞嘉宾、张强院士题词及合照
汪铭教授和汪贻广教授分别进行了主旨报告。汪铭教授以蛋白质药物靶向递送为主题,介绍了通过设计蛋白质与递送载体之间的弱键自组装及生物表界面作用、具有时空特异性的活体蛋白质递送方法的新策略。汪贻广教授从智能药物载体与生物药剂学角度出发,介绍了其团队在生物微环境智能响应纳米制剂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图:主旨报告致辞嘉宾
学术汇报和海报交流
博士生学术报告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主题分别为“跨学科计算与生物工程”、“LNP及核酸药物的精准递送”、“智能精准药物与递送技术”和“肿瘤免疫与协同治疗”。
在跨学科计算与生物工程专题报告环节,3位博士生报告内容涵盖了用于工程化益生菌、定量药理学与机器学习、肽核酸工程化DNA传感技术,体现了药剂学与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的交叉融合与原始创新,表明了学科交叉在解决药剂学难题方面的巨大潜能。
在LNP及核酸药物的精准递送专题报告环节,6位博士生报告了在白蛋白修饰脂质纳米粒、可电离脂质与抗体结合的协同靶向平台、非炎性LNP、铁蛋白纳米笼、基因编辑LNP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了目前LNP技术与核酸药物递送结合所具有的光明前景。
在智能精准药物与递送技术专题报告环节,8位博士生从无机材料递送、水凝胶、基因编辑细菌外膜囊泡递送系统、极性再分配紫杉醇前药、纳米酶、选择性蛋白清除嵌合体、多肽偶联药物、跨越屏障靶向蛋白递送等方面,揭示了药剂学作用机制、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
在肿瘤免疫与协同治疗专题报告环节,5位博士生介绍了吸入式纳米颗粒、多价纳米降解剂、级联免疫纳米系统、pH/酶双门控纳米分选器、免疫佐剂协同的免疫疫苗的研究成果,展现了药剂科学在肿瘤免疫及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图:汇报风采展示

图:现场交流互动
本次会议共展示了45份壁报。在中午休息和茶歇期间,参会同学与壁报前讲解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互相切磋、开拓视野、启迪思路。

图:海报学习交流
总结与颁奖
近10个小时的会议交流,同学们意犹未尽。汪贻广教授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通过大会报告交流和壁报展示,青年才俊们踊跃参与、热烈讨论、思维碰撞、深入思考,希望同学们在实验室研究中,精研深耕、书写药物制剂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新篇章。
经过专家评审,本次会议2名同学获大会报告一等奖、5名同学获大会报告二等奖、15名同学获大会报告三等奖,22名同学获得优秀墙报奖。
本次会议为药物递送领域青年学子搭建了高水平、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以青年话语讲述科技前沿,通过交流互鉴、启迪创新,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参会师生收获颇丰。

图:获奖同学与领导合影
夜色直播-夜色直播app-夜色直播下载 药剂学系 供稿